JavaScript深入之从原型到原型链到继承
原型和原型链
构造函数创建对象
我们先使用构造函数创建一个对象:
1 | |
在这个例子中,Person 就是一个构造函数,我们使用 new 创建了一个实例对象 person。说明:能用new实例化对象的函数就是构造函数。很简单吧,接下来进入正题:
prototype
每个函数都有一个 prototype 属性,就是我们经常在各种例子中看到的那个 prototype ,比如:
1 | |
那这个函数的 prototype 属性到底指向的是什么呢?是这个函数的原型吗?
其实,函数的 prototype 属性指向了一个对象,这个对象正是调用该构造函数而创建的实例的原型,也就是这个例子中的 person1 和 person2 的原型。
那什么是原型呢?你可以这样理解:每一个JavaScript对象(null除外)在创建的时候就会与之关联另一个对象,这个对象就是我们所说的原型,每一个对象都会从原型"继承"属性。
让我们用一张图表示构造函数和实例原型之间的关系:
在这张图中我们用 Object.prototype 表示实例原型。
那么我们该怎么表示实例与实例原型,也就是 person 和 Person.prototype 之间的关系呢,这时候我们就要讲到第二个属性:
proto
这是每一个JavaScript对象(除了 null )都具有的一个属性,叫__proto__,这个属性会指向该对象的原型。
为了证明这一点,我们可以在火狐或者谷歌中输入:
1 | |
于是我们更新下关系图:
既然实例对象和构造函数都可以指向原型,那么原型是否有属性指向构造函数或者实例呢?
constructor
指向实例倒是没有,因为一个构造函数可以生成多个实例,但是原型指向构造函数倒是有的,这就要讲到第三个属性:constructor,每个原型都有一个 constructor 属性指向关联的构造函数。
为了验证这一点,我们可以尝试:
1 | |
所以再更新下关系图:
综上我们已经得出:
1 | |
了解了构造函数、实例原型、和实例之间的关系,接下来我们讲讲实例和原型的关系:
实例与原型
当读取实例的属性时,如果找不到,就会查找与对象关联的原型中的属性,如果还查不到,就去找原型的原型,一直找到最顶层为止。
举个例子:
1 | |
在这个例子中,我们给实例对象 person 添加了 name 属性,当我们打印 person.name 的时候,结果自然为 Daisy。
但是当我们删除了 person 的 name 属性时,读取 person.name,从 person 对象中找不到 name 属性就会从 person 的原型也就是 person.__proto__ ,也就是 Person.prototype中查找,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 name 属性,结果为 Kevin。
但是万一还没有找到呢?原型的原型又是什么呢?
原型的原型
在前面,我们已经讲了原型也是一个对象,既然是对象,我们就可以用最原始的方式创建它,那就是:
1 | |
其实原型对象就是通过 Object 构造函数生成的,结合之前所讲,实例的 __proto__ 指向构造函数的 prototype ,所以我们再更新下关系图:
原型链
那 Object.prototype 的原型呢?null,我们可以打印:
1 | |
然而 null 究竟代表了什么呢?null 表示“没有对象”,即该处不应该有值。
所以 Object.prototype.__proto__ 的值为 null 跟 Object.prototype 没有原型,其实表达了一个意思。所以查找属性的时候查到 Object.prototype 就可以停止查找了。
最后一张关系图也可以更新为:
顺便还要说一下,图中由相互关联的原型组成的链状结构就是原型链,也就是蓝色的这条线。
补充
最后,补充三点大家可能不会注意的地方:
constructor
首先是 constructor 属性,我们看个例子:
1 | |
当获取 person.constructor 时,其实 person 中并没有 constructor 属性,当不能读取到constructor 属性时,会从 person 的原型也就是 Person.prototype 中读取,正好原型中有该属性,所以:
1 | |
proto
其次是 __proto__ ,绝大部分浏览器都支持这个非标准的方法访问原型,然而它并不存在于 Person.prototype 中,实际上,它是来自于 Object.prototype ,与其说是一个属性,不如说是一个 getter/setter,当使用 obj.__proto__ 时,可以理解成返回了 Object.getPrototypeOf(obj)。
真的是继承吗?
最后是关于继承,前面我们讲到“每一个对象都会从原型‘继承’属性”,实际上,继承是一个十分具有迷惑性的说法,引用《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》中的话,就是:
继承意味着复制操作,然而 JavaScript 默认并不会复制对象的属性,相反,JavaScript 只是在两个对象之间创建一个关联,这样,一个对象就可以通过委托访问另一个对象的属性和函数,所以与其叫继承,委托的说法反而更准确些。
继承
原型链继承
1 | |
画个图表示一下:
问题:
1.引用类型的属性被所有实例共享,举个例子:
1 | |
2.在创建 Child 的实例时,不能向Parent传参
借用构造函数(经典继承)
1 | |
再来一张图:
优点:
- 避免了引用类型的属性被所有实例共享
- 可以在
Child中向Parent传参
举个例子:
1 | |
缺点:
方法都在构造函数中定义,每次创建实例都会创建一遍方法。
组合继承
原型链继承和经典继承双剑合璧。
1 | |
再来一张图:
组合继承最大的缺点是会调用两次父构造函数。
一次是设置子类型实例的原型的时候:
1 | |
一次在创建子类型实例的时候:
1 | |
回想下 new 的模拟实现,其实在这句中,我们会执行:
1 | |
在这里,我们又会调用了一次 Parent 构造函数。
所以,在这个例子中,如果我们打印 child1 对象,我们会发现 Child.prototype 和 child1 都有一个属性为colors,属性值为['red', 'blue', 'green']。
那么我们该如何精益求精,避免这一次重复调用呢?
如果我们不使用 Child.prototype = new Parent() ,而是间接的让 Child.prototype 访问到 Parent.prototype 呢?
原型式继承
1 | |
就是 ES5 Object.create 的模拟实现,将传入的对象作为创建的对象的原型。
缺点:
包含引用类型的属性值始终都会共享相应的值,这点跟原型链继承一样。
1 | |
再来一张图:
注意:修改person1.name的值,person2.name的值并未发生改变,并不是因为person1和person2有独立的 name 值,而是因为person1.name = 'person1',给person1添加了 name 值,并非修改了原型上的 name 值。
寄生式继承
创建一个仅用于封装继承过程的函数,该函数在内部以某种形式来做增强对象,最后返回对象。
1 | |
缺点:跟借用构造函数模式一样,每次创建对象都会创建一遍方法。
寄生组合式继承
预备了上面这俩方法,就是为了引出寄生组合式继承,从而克服组合继承。
看看如何实现:
1 | |
再来一张图:
最后我们封装一下这个继承方法:
1 | |
最后来一张图:
引用《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》中对寄生组合式继承的夸赞就是:
这种方式的高效率体现它只调用了一次 Parent 构造函数,并且因此避免了在 Parent.prototype 上面创建不必要的、多余的属性。与此同时,原型链还能保持不变;因此,还能够正常使用 instanceof 和 isPrototypeOf。开发人员普遍认为寄生组合式继承是引用类型最理想的继承范式。
总结
原型和原型链以及继承就先介绍这么多,后续如果有写错的地方还待检查和修改:D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SA 4.0 协议 ,转载请注明出处!